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新手激活药事管理抗菌药物药师培训举报中心药考软件
本站已运行

临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 wx_jytEetEe3X4N大家说:祝贺临床药师网建网17周年
  • r1235201314rclinphar说:祝贺走过17个春秋,希望越办越好,一直陪伴我们。
  • hhw859大家说:这里真好,可以下载好多课件
  • hhw859大家说:大家好,工作顺利
  • wx_HQ_AwAoX大家说:一起加油!
  • wx_CfsfWCUwfUnd大家说:加油!!!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感谢分享知识
  • clinphar大家说: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 cwc平台说:发挥全国各临床药师的力量,众人是柴火焰高,一定会越办越好
  • 神女应无恙好的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wx_poNQQV902inq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吸引更多人才
  • 13885433081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HF^O^平台说:希望临药网这个平台越办越好!
  • jingxuchen平台说:给我们基层工作的药师提供了帮助,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敞开胸怀素材共享,万紫千红总是春,越来越兴旺!
  • lipinshang平台说:10多年的临药网忠实粉,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愿平台越来越好。
  • sd13jyyyxklss平台说:好的平台,知识丰富,开阔眼界,望越办越好
  • liutangren平台说:风雨同舟相处十五年,越来越好。
  • 求知临床药师网说:生日快乐!从牙牙学语长成15岁“帅哥”
  • gary平台说:希望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为广大临床药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交流
  • Alst210507平台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15129825015临床药师网说:非常棒的平台,但愿越办越好。
  • 568721zsl临床药师网说说:药师学习平台,相信药师网越办越好
  • lzh0586临药网说:祝福网站越来越好,祝福同仁万事如意!
  • sunny-yaoshi临床药师网说:希望论坛越办越好,成为药学人员学习的首选网站!加油
  • 冬日暖阳~秀临药网说:此平台是药学人家园,常常来交流小憩,愿学科越来越好,愿药学人日子越来越好
  • 修行临床药师网说:好的平台,希望越办越好
  • sln123临床药师网说: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
  • 一千小可爱临床药师网说:感谢这个平台,临床药师网yyds
  • 小分队临床药师网说:这个网站的内容对工作和学习的帮助太大了。内容质量好,权威性高
  • chuyinghong药师说:临床药师真正体现药师价值的机遇来了!
  • gyh660222感谢老师为交流平台做的贡献。说: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
  • 郜琪臻太好了,终于又见面了说:越办越好
  • sunqi3541盛京医院说:希望能被基地录取
  • gary大家说:祝临床药师网越来越好
  • 柠檬梅子临床药师网的老师们说:谢谢临床药学网给我们基层药师提供学习平台,希望我们也能进专业平台学习
  • 我是庆宇平台说:恭喜恢复开放,这是我们临床药师的福音啊!
  • 祥籽clinphar说:我们支持~感谢临药网
  • Terry0915大家说:无意间点开网页 居然可以上了 还开心呀 希望网站越办越好
  • gfelwaiz临床药师网说:希望功能越来越完善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基本恢复完毕,大部分版块已经开放。
  • 海上升明月clinphar说:祝临床药师网越办越好 一直到永远
  • yyhh425666什么时候取消密码呢说:祝药师网越办越好
  • 鸢舞轩临床药学说: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
  • clinphar大家说:数据恢复中,会逐步开放及取消密码。
  • 水月洞天自己说:做好自己就OK其余随缘
  • 梁药师201902227临床药师网说:好平台,提高自我的一个学习平台
  • Lion898大家说:共同成长!祝各位药师越来越学识渊博!
  • qazw310临床药学说:可找到组织了
  • clinphar大家说:贺临床药师网建站13周年!
  • tianshenglu临床药师网说:这真是个非常实用的论坛,希望越来越好
总共63626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596|回复: 0

大医精神-周月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tsinghua123 发表于 2013-3-18 1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本帖最后由 tsinghua123 于 2013-3-18  10:50 编辑

  
周月华:患者需求是我行走的力量


在重庆市西北部华蓥山麓的茫茫群山中,有个名叫柳荫镇西河村的小村庄,这里沟壑密布,山峦巍峨,景色迷人,但山路却十分险峻,有的地方石壁如刀削,小道如羊肠,常使人望山兴叹!可是,谁会想到,有这么一个左腿残疾的女人,几十年来,仅靠着一副拐杖,靠着夫如大山一样坚实的脊背,踏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方圆20 公里几百户山村百姓的健康。她就是被人们称为“行走在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刚获评2012 年“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的周月华。
  3月8日中午,顾不上吃一口饭,刚接到患者电话的周月华又坐上了丈夫艾起的摩托车,从村里出发了。这次打电话的是镇上一位 70 多岁的老奶奶,因胃病发作向周月华求助。跟往常一样,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刮风下雨,周月华总是哪里的患者需要就往哪里赶。尽管这天是妇女专有的节日,很多女性同胞都已放假休息,但周月华仍然坚守卫生室。一副拐杖,一个药箱,铸就成她坚强的人生。
  周月华说,虽然经常给邻里乡亲看病,但她和丈夫至今未做过一次体检,这是周月华的一个心愿。
  在周月华看来,自身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爱,再艰难跋涉的山路也会越走越宽。她总说,“虽然我是一个残疾人,但如果能为别人解除痛苦,我的痛苦就会少多了。”
  自幼残疾行医是最大的梦想
  周月华8个月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一生不能独立行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正是由于自身的疾痛,她从小就对成为一名医生充满憧憬。
  初中毕业,周月华报考卫校却遭受打击——北碚区卫校不招收残疾人。她决定上门试一试:先从柳荫坐车到水土,再乘船到施家梁,再从施家梁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挪向北碚九院。“姑娘,你这么急着去医院是去治病吗?”路上有人好奇地问。“不,我是想去学医给人治病。”凭着这股执着的劲头,几经努力,倔强的周月华被卫校破格录取。
  1990年11月,周月华顺利从卫校毕业,她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回到了家乡柳荫镇西河村。看着乡亲们每次需要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看病,周月华萌生了在家乡开诊所的念头。她的想法得到了镇里的支持,两个月后,她的乡村诊所正式挂牌开张。穿着崭新的白大褂,拄着拐杖的周月华眼角湿润了,做一名医生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也就在那一年,周月华认识了丈夫艾起。艾起说,自己第一次见到周月华,正是在她行医的路上。看见一名残疾姑娘提着药箱艰难行走,艾起心生好奇,便向附近的村民打听起周月华的情况。“当时我正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对生活失望,当我看到她这样一个残疾人都能够自强自立,很受触动。”
  “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正是艾起这句朴实真诚的话打动了周月华。婚后,丈夫一直用行动实践着一个男子汉坚定的诺言。20 多年来,周月华凭着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对乡亲们的感情,依靠着拐杖和丈夫的背伏,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抓药,经年累月,从未懈怠。
  敬畏生命  救死扶伤是唯一选择
  作为一个普通人,周月华也敬畏生命,可她知道,身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就是她唯一的选择,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那是1999年的一天,凌晨三点,细雨蒙蒙,睡梦中的周月华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艾起,快起床!”她赶紧摇醒沉睡的丈夫,原来是村民顾地芳家的儿媳临产了,想请周月华去接生。她二话没说,趴在丈夫背上就出诊了。
  那是一条怎样的山路啊!路面凹凸不平,山路盘旋陡峭。右边,是高高的峭壁;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路下面的绝壁向里凹着,整个路基好像贴在绝壁之上。山下,从金刀峡流的河水冰冷刺骨。
  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丈夫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顾家走去。在一个拐弯处,突然,艾起左脚一滑,右腿一下子跪在地上,趴在丈夫背上的周月华一下子被摔了下来。等周月华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坐在路边湿漉漉的泥水里,背靠着光秃秃的风化石绝壁,两手本能地抓住身边的一丛灌木,伞不知道摔到哪里去了。“艾起,艾起!”周月华带着哭腔大喊。
  黑夜里传来丈夫的声音,原来艾起已经掉到路下去了,幸好路边的一丛灌木把他的两只手架住了,右腿膝盖处鲜血淋漓……带着疲惫和恐惧,惊魂未定的他们没有停留,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病人家,顺利地接生出一个新生命。
  顾地芳说,“我记得当时艾起满身是泥,事后才知道周医生夫妇摔倒了。为感谢周医生,后来我们专门送去红包,她拒绝了,只说‘母子平安就好,我们俩不是没怎么样嘛’。”
  时至今日,每当艾起想起那次经历,都会后脊发凉,额头浸汗,可周月华还是会随喊随到。
  能帮一把是一把  奉献是一辈子的追求
  在卫生室的桌子上,有一个破旧的小本子,上面记载着周月华为家境困难的村民垫付医药费的情况。一共是多少钱?周月华从未算过,艾起也不会过问。
  每每遇到家庭贫困的患者,周月华总想伸手帮一把。“周医生是个好人!”来自西河村的孤寡老人汪官珍婆婆总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因为山上寒气重,村里的关节炎患者比较多,周月华常帮他们扎针灸、拔火罐、刮痧、推拿,从来没收过钱。“如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我怕大家承受不了,就随便给吧。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还是照样不收钱。”这些周月华和艾起已经商量好了。
  西河村二社有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朱仁中,生活十分困难,十几年来,周月华为其看病从没收过一分钱。后来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周月华垫付的医药费也越来越多,老人过意不去,生病了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她。周月华发觉后,就每个星期主动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她对老人说:“以后生了病一定要和我说,不要瞒我,那点药值不了多少钱,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逢年过节,周月华还会带着年货上门看望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像这样的患者,周月华帮助过很多。她不仅上门行医,对家庭困难者还会少收或免收医药费。记者问她这些年一共垫付过多少医药费,周月华淡淡地答道:“这些事还去记它做什么,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救人治病是医生的天职。”
  多付出少回报  乡亲满意是最好的收获
  “如果我走了,村里的患者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健康就更得不到照顾。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留在这里。”
  近年来,西河村的条件好多了,很多人在镇上买了房子,年轻人也大多出去打工,村里常住人口从原来的1000多人减少到三四百人。曾经也有很多机会,周月华可以离开西河村,到镇上、区上开诊所,但她都婉拒了。
  为了更好地给患者解除病痛,周月华珍惜每次培训机会,提高自身技能和水平。每天,无论工作到多晚,她都要抽出时间在网上学习医学知识,特别是白天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情况,她都会反复研究,看看通过哪种办法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周月华说,如果村医的技术提高了,能够看好更多的病,村民就不用去大医院就医,可以节省交通、食宿等一大笔费用。
  二十多年的时光,一个残疾姑娘的行医之路处处充满艰辛。但她一直坚持、坚守、博爱、奉献,用缺憾的身体托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实现者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尊重。大爱无言,周月华的爱,是一个人民医生为人民的大爱!
  几十年间,她每年诊治患者近4000人次,在医疗战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人生,以近乎悲壮的形式,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生命不息、奉献不息的凯歌。
  线索推荐:重庆市卫生局
  点评

  本该让人照顾的她,却拖着残疾的身体,背起药箱,趴在丈夫背上,艰难执着地前行。20 年翻山越岭风雨无阻,两口子重复的是一件事——治病救人。当天使的关爱温暖了一颗颗村民的心时,患者记住了什么叫白衣战士。——重庆市卫生局局长  屈谦  (来源:医师报 转载请注明)
    (文章选自卓信医学网)
临床药师网,伴你一起成长!微信公众号:clinphar20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
2、请认真发帖,禁止回复纯表情,纯数字等无意义的内容!
3、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