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临药之~的个人空间 http://www.clinphar.cn/?29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合理用药的综合评价标准 (收集篇)

热度 19已有 1177 次阅读2011-1-14 10:41 |个人分类:评价标准

"Patients receive medications appropriate to their
 clinical needs, in doses that meet their own individual requirements,
 for an adequate period of time, and at the lowest cost to them and
 their community."


路过

鲜花
15

握手

雷人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回复 临药之~ 2011-1-14 10:41
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合理用药下了定义意思是:

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
每位医生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为病人看病的时候力求达到八个字:合理、有效、安全、经济,
并使病人:知情、满意。这才是一位好医生应该达到的合理用药标准。
回复 临药之~ 2011-1-14 10:42
根据WHO 1985年"合理用药专家会议"指定的合理用药定义,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处方(rational  prescribing)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适当的适应症(appropriate indication) 采取药物治疗完全基于医学原因及其为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2、适当的药物(appropriate drug)药物的选用应符合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3、适当的患者(appropriate patient) 患者无禁忌症,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极小,能接受所用药物。

       4、适当的信息(appropriate information)为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用药相关的正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5、适当的监测(appropriate monitoring)适当监测预期和意外的药物效应。
回复 临药之~ 2011-1-14 10:44
1987年WHO的合理用药标准有5条:
(1)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回复 临药之~ 2011-1-14 10:50
http://www.clinphar.cn/thread-6941-1-1.html
反冲力 ------思考:从合理用药方法路径量化标准看宪兵式处方点评
关键字: 合理用药 方法 路径 量化 标准
摘 要: 从挑剔“合理”用药之说看处方点评方式,合理用药没有准确定义,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方法,没有统一模式,没有计量指标,没有检验尺度,总之,“合理”二字无法衡量——为什么?个体化用药、误诊误治、用药新进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药师应该从处方分析的滞后性关注如何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实时和有效干预——药物警戒与干预,认真审方才能够减少宪兵式点评!!


     有谁见过:合理用药什么模样?
   但凡论及“合理”时总会引出一番争质,一曰:“合理”,一谓:“不合理”,拉锯论战无休无止,此时,人们总会陷入对“合理”标准的争论之中。 究竟什么是“合理”?“合理”有无标准?

有曰:“合理”二字既普通又一般,既不高深也不难理解,实属平常百姓口头禅,如“合情合理”,“合理”既不能量化,也不能定性,是一个不太容易表达清楚的综合概括词语,它与严谨、科学似乎不搭界,这样一个词语为什么要与“用药”二字连在一起?

又曰:“为什么只有‘用药’”这一医学行为要带上‘合理’这顶‘桂冠’”?而其他医学行为则不带?譬如说:诊断、手术、治疗、护理.......等等。难道:其他医学行为已经合理?或者是其他医学行为不用合理?还是只有用药需要合理?

三曰:一定要说合理用药吗?在未发明合理用药概念之前,我们的用药都不合理吗?说合理就合理得了吗?合理用药与否与说合理用药概念与否有因果关系吗?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由于改革开放,由于吆喝“国际接轨”,对于国际泊来品,我们惯于乐于全盘接受,也不管不顾我们是否能够消化、是否符合国情。结果我们被感染了,我们移花接木,只可惜这朵国际奇葩怎么也不肯在中国药学大地上绽放。合理用药概念被引进20余年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合理用药如此,临床药学如此,临床药理学也是如此。

我们都是药学专业人员,中国药学界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什么,难道我们不清楚吗?近30年来,与医学发展相比,药学学术界理论、技术、方法、应用落后很多,由于经济杠杆的作用使得药学界的声誉一落千丈,药剂科主任纷纷落马,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出现了历史的倒退。可能有人要问:这些有关系吗?..... 你去各大医院看一看,医生处方以回扣多少为原则,有人以合理用药为原则?药剂科人员的第一线是生存线既生命线,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如此一来,还有人愿意干合理用药吗?临床药学在药学界内部有生存空间吗?

此时此刻,不是跃马扬鞭的时刻,我们应该静思、反思这种现象。对于科学来说,尤其是科学,我们更应该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去寻找事物的本源。就象种试验田一样,20年时间不短吧,应该有收获了吧!我们有收获吗?我们收获了什么?与我们的预期有多大的差别?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差点忘了问:我们种试验田了吗?WHO?WHERE?WHAT?

不知道国外对合理用药的理解是怎样的,而且说来也神奇,在我国合理与用药连在一起之后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就成了科学用药代名词,这样一来“合理用药”成为“用药”的理想状态,人们尽量不断地把它描绘成一个完美的理想状态, 就象一个人领呼“万岁”,则一群人呼应一样,于似乎国内药学界山呼“合理用药”。 一时间,合理用药成了时髦之词,一些人有意无意甩出“我们在搞合理用药”,以显身份;小医院也以为大医院真的有合理用药的“神灯”,不时想来擦一擦,派人进修、听课,总想一睹灯神的真面目,“合理用药什么模样”?许多人“学成”之后回去别人这样问。任却怎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样就让人不明白了,提出合理用药概念的人,只给了一个虚拟世界,却又没有教人如何去构建这个世界,也没给一个梯子如何到达那个世界。有谁见过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这一概念引入医院药学有三十余年,但“合理”用药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用药才算“合理”?

不管原本“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怎样的,宣传合理用药概念的人给人一种误导:合理用药是完美无缺的。我猜想是否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理论水平高深并领先而对其添枝加叶,不断修饰,把合理用药解释的美伦美幻。使得它本来生于凡间,却不能在凡间生存,结果把个“合理用药”弄的仙山琼阁似的,可望不可及。时间一长,人们便失去了好奇心,也失去了热情和信心。我在想,合理二字并不完美,合理用药也不会完美无缺。学术、学说总是在不断进步,说不定以后又出现一个新的“#=#=用药”。总不至于一个“合理用药”统治世世代代吧!

我认为,引进和宣传合理用药的前辈是好意,但是他们忘了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合理用药在国内种一块试验田,让后辈们看看,体验一番。于前者相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或者说后者之难,非前辈而不能胜任。现在人们对合理用药的理解,就像盲人摸象,摸着什么就是什么,摸着什么就说什么,支离破碎。这样一来,一条概念,多个版本,多种层次,多种解释,惟独没有一个结论,合理用药什么模样?作 者: <俞真>  

处方点评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已经引起各地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视。许多地方也明确了处方点评的规定与要求,但毕竟是一项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处方点评工作认真负责,保证措施到位,效果显著,才能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注意这是临床药学家与技术官僚观点 。但——
按照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如经济与适当要掌握有实际困难,也是医生与药师经常争论的问题,安全、有效也有时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系统学习也有困难,由于药学资源方面障碍使的药师、医生的知识老化,但基层的不合理用药又是触目惊心的。
“我认为‘合理用药、临床药学、临床药理’都程度不同地‘病了’。临床药学近30年来一病不起,合理用药更是病入膏肓。我不明白临床药学、合理用药问题一大堆,为什么一些人却视而不见,围在那里唱赞歌,高谈阔论:合理用药是什么?……什么叫合理用药?……喋喋不休。 试问有谁能够从理论到实践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临床药学、合理用药体系并有一个规范的标准的试验田,能够让徒儿们依葫芦画瓢,免得儿孙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辈们应该反省、反省,找一下结症所在,或者请人会诊。我想大概一些宣讲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的人实际是不做任何具体工作的人,他们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把他们各自依据自身对合理用药的理解加以诠释,然后反绉给后人。以为给药学界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可我们看到的却是毕加索的抽象派”。此外,很多药学人员逢学术会必讲“临床药学”,可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药师和患者的距离还是很远很远。这一点就连药学人士也不否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于星在《“临床药学现象”之断想》一文中,就将我们的临床药学时代自嘲为“口号药学时代”:“临床药学从来都没有占据过主体地位,充其量不过是一碟‘爽口’的小菜。”“临床药师就像一盘‘特色菜’,只是‘主人’在‘宴请宾客’时才端上桌供人欣赏。”
上述说法我是不完全赞成的,这样的文字看起来会觉得“扎眼”。21世纪的药师已不再仅仅是药品供应者和调剂者,我们的工作正在从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如何不要只是让临床药学停留在论文上或者学术交流中,日常工作中何不对患者多说几句、多问几声?亲切体贴的药学服务、用药咨询在哪儿呢?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处方点评与用药安全之间的风险关系是什么?只有意识到风险,才能有效地降低和消除风险。 在风险管理上,主要有四种策略,分别是: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发展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对执业责任的正确理解,通过契约或保险降低风险。在临床查房中,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就及时进行点评,这种宪兵式的临床药师有风险,与指导医生用药没区别。药师在参与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能否有效规避风险,是与医院以及药师个人密切相关的事。——处方点评存在的风险小,但病人已经使用,风险已经发生,风险大  ,请专家点评指导是我们经常说的语言,“药师对医生临床用药的指导”专家说是误区,现在又要药师点评处方,在中国语言中“点评指导”经常组合在一起,药师实际工作如何去区别“点评”与“指导”。——还是认真做好处方审查吧!!
谁去定期监控本单位处方存在的问题?谁去管理好临床医师的这支笔?应该是谁给处方权谁管好医师的这支笔。
药师处方点评与用药指导有什么异同?
回顾式处方点评是过去时,药师认真审方才能够减少宪兵式处方点评所发现的问题,处方点评问题多的医院说明没认真贯彻落实和执行好有关制度——工作质量差,必须高度重视处方前置审查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从挑剔“合理”用药之说看处方点评方式,不希望在出现“口号药学时代”了:
药师应该从处方分析的滞后性,关注进行实时和有效处方前置审查干预——药物警戒与干预,认真审方才能够减少宪兵式处方点评所发现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反冲力 于 2008-4-27  18:47 编辑 ]
回复 临药之~ 2011-1-14 10:56
合理用药国际监测指标(SDUIs)
回复 wako2008 2011-1-14 22:09
学习了!也很无奈。
回复 君临天下1 2011-1-15 08:42
无奈的现状
回复 byerqrs 2011-1-15 16:38
学习了
回复 执著 2011-1-15 20:12
吴惠良: 学习了!也很无奈。
同感
回复 金鸡湖畔 2011-1-16 11:36
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
每位医生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为病人看病的时候力求达到八个字:合理、有效、安全、经济,
并使病人:知情、满意。这才是一位好医生应该达到的合理用药标准
回复 pual 2011-1-17 14:35
学习学习,
回复 唐世龙 2011-1-18 19:35
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
   并使病人:知情、满意。这才是一位好医生应该达到的合理用药标准
学习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