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杨药师的个人空间 http://www.clinphar.cn/?27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编药物学》之情结

已有 573 次阅读2010-7-24 20:31 |个人分类:药师的精神家园|

《新编药物学》之情结

 

1、知书

周日例行到一家医学书店转一圈,发现在新上架的书中摆放着第十五版的《新编药物学》一书,一阵欣喜涌上心头,等待已久的书竟悄然出版了,二话没说就买了一本!打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扉页上印着“新编药物学五十周年版”一行醒目的大字,不禁引起我与《新编药物学》有关的许多记忆。

我第一次见到的《新编药物学》是第十版,那是摆在父亲的书架上的其中一本书。父亲是内科医生,50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医学院(或许称白求恩医学院)。80年代初我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的药学专业,开始了我的药剂师的生涯。这本书的背景和学术意义是父亲告诉我的,然后我就知道了陈新谦、知道了已经有十个版次的《新编药物学》、知道了这本书在学术界的显赫地位。当时我对这本书的认识比较浅,只是对他的版次比较吃惊,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中文学术著作中哪有出版到第十个版次的啊!也看到很多的临床医生和药师都在看这本参考书,当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时,感到无比的自豪!

                        2、学书

    80年代,书店里的出版物较之今天少的多,尤其是药物学方面的专著很少,《新编药物学》在那个年代作为一本大型的参考书是独当一面的。我在医学院上学使用的那本《药理学》(应该是第一版教材,现在是第六版了!)课本尽管收载了400多种药物,但只有100多种代表药物有详细的解释,而且这些药物的“理性”都很强,不是临床最常用的药。我毕业后作医院药师,开始接触大量的药品,那点药理学知识是不够用的了,幸亏有了一本第十版的《新编药物学》在手边随时翻阅,后来在80年代的中期又分别购到了第十一版和第十二版,我就这样读着《新编药物学》,由一个涉世未深的药学青年逐渐演化成一个成熟的医院药师,现在我是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回想起来我的大部分有关药物方面的实用知识(如性状、化构、药理、用法、剂型……)都是从《新编药物学》中获得的,构成了我的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这本书是我的“随身导师”。

                        3、用书

           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着一个习惯,我的书架上或我的工作室内必须有一本《新编药物学》,作为一个医院药师,有关临床用药方面的问题,我总是首先翻开这本书寻找答案,每每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新编药物学》跟随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在药房、药库,用于检索药名、简单的形状、剂型、规格;在临床药学,用以合理用药的咨询依据;在药物研究上,用于提供各种科研数据和资料,等等。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只要是手边有一本《新编药物学》,心里就是踏实的,我不能及时应答的问题自然有《新编药物学》给我垫底!

我依赖这本书,是由于我熟悉它的作者,是由于我习惯于它的版式,是由于它的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更是由于我对这本书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那是因为通过这本书的十五个版次,可以看到近代药学的发展进程,可以体会书作者的崇高的治学精神,并且还能让我回想起许多的往事……

                     4、觅书

应该是在九十年代的初期,我在济南英雄山的旧书市上偶然的发现了一册32开本的《新编药物学》,书的封面很旧,也说不上是什么颜色的,书页的纸已经发黄了,但整本书还是挺整洁的。当我看到这本书是19516月由华东医务生活社出版的,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第一版的《新编药物学》吗?我心里一阵激动,太珍贵了也是太巧遇了,我便在小贩手里很便宜的买了这本旧书,带回家中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于是突发奇想,我要搜集各版次的《新编药物学》!!从那以后,我又陆续搜集到了第五版、第七版、第八版、第九版等等,至今我共有一、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版的11种版次的《新编药物学》版本。可惜的是还没有找到二、三、四、六等四个版本。

第一版《新编药物学》所收载的药物用现在的眼光看,已经是很原始、很简单了,有许多的植物的提取物、有重金属的化合物(汞剂、砷剂、铅剂等),有抗生素类,其中的“主要抗生物质”有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洛菌素、苏联抗革兰阳性菌素等6种,“其他抗菌物质”有14种,有多粘液菌素、新霉素、蒜素等,更多的是现在见不到的一些药物。但是这本50年前编写的书的体例与今天的新版的书大体是一致的,或许这是陈氏药物学的风格吧。今年十五版《新编药物学》的序言页上,复印了第一版的扉页和尾页以及第一版的序言,在第一版的序言中陈新谦写到感谢齐鲁大学的黄文兴等先生的帮助,听我父亲讲那时候的黄先生可能是助教,而到我在山东医学院读药学专业时,黄先生已经是国内知名的药理学教授了,有一部分课程是他亲自给我们讲授的,它的音容笑貌我记忆犹新,黄先生前几年已经仙逝,它的儿子现在山东医学科学院是高级管理人员,由于一些科研项目的的缘故,我们不断有些接触,倍感亲切,所以说《新编药物学》是我的一个情结。

其实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见到陈新谦先生,亲耳聆听陈先生对药学的高见,并表达我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在中国的药学学术界,说到著书立说一事,中药方面应当是古代的先贤李时珍,其《本草纲目》独特的学术成就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而在现代药物方面,陈先生的《新编药物学》在当今中文药学著作中,也是高屋见顶,其学术成就、其声誉、其权威性还没有可以比拟的。

                   5、品书

一部大型权威专业参考书,半个世纪以来易版十五次,畅销不衰,在出版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由最初的几十万字到今天的一百七十万字,是量的飞跃更是质的飞跃,是一部走向辉煌的药物百科全书。我作为这部书的老读者,不仅见证了这部书的发展过程,更是亲历了这部书所伴随的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医药学事业以及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我称赞这部书,我深知他的伟大的意义,我更关心这部书的发展,在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供书的作者参考:

《新编药物学》这部书已经成了医药界的“名书”,应该利用这个“名书”效应,做一些文章,是否可以编辑一些附属出版物,诸如新编药物学的袖珍手册、品牌药大全、药名全录等,造成一种氛围,让大小制药商家以自己的商品药能登录《新编药物学》为荣,由此而获得的版酬再用于新书的编纂改版,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新编药物学》不仅是一分事业,还要做成一分产业,启动一种市场运作方式,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建议出版电子版的新编药物学,如电脑软件、电子书、“药物通”等,有利于进行各种检索,这也是药学资料的特点所需要的。我想一部好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作者的知识和科技手段,真正成为一簇智慧的结晶。

新编药物学是我的一个情结,他引起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我更期待新一版的《新编药物》学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后边的话:后来,黄老先生的女儿在我的另一个博客上看到了这段文字,留言到:“您写的文章中提到我父亲黄文兴,非常感谢您能记得我的父亲.黄澜致意. ”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