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点燃希望的个人空间 http://www.clinphar.cn/?1810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医学免疫学笔记

热度 9已有 424 次阅读2012-9-6 13:47 | 免疫学, 医学, 笔记

 

医学免疫学

第一节  绪论

1、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3、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

4、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二节  抗原

1、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抗原具有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3、抗原特异性由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即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4、共同抗原: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亦称交叉反应性抗原。

5、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6、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

7、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P335

第三节  免疫器官

1、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功能失陷。新生期拆除胸腺的动物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受损。

2、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第四节  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有T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CD2834828

2CD3是重要的抗原信号传导分子,也是所有T细胞的表面标志。

3TCR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

4T细胞分为CD4+CD8+两类,CD8+T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T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

5CD4+T细胞分化的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2IFN-γ,Th2细胞分泌IL-45610

6CD8+识别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内源性抗原肽MHCI类分子限制

7、调节性T细胞分自然调节型T细胞核适应性调节T细胞,表型为CD4+CD25Foxp3+

二、B淋巴细胞

1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内,不仅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2B细胞表面标志:BCR复合物、B细胞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其他表面分子

(1)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2)B细胞共受体:CD192021CD40CD80 妙龄少女19/20/21,少女她妈40,她姥姥80

(3)协同刺激分子包括:CD40CD80/86和黏附分子

(4)B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CD20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1NK不特异性识别受体,能杀伤与IgG抗体结合的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2NK细胞分为活化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KIR)。

3MCHⅡ类分子分布在树突状细胞表面。

总结: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B细胞——提呈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肥大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浆细胞——分泌抗体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并具有抗体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为两个Fab和一个FcIgG介导ADCC

4、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H链(重链)。

5、集中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

IgG:血液中含量最高,惟一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I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IgG

IgM:分子量最大的Ig,最早出现的Ig  M当劳的巨无霸

IgA: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取Siga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引发I型超敏反应。

第六节  补体系统

1、补体固有成分中C3含量最高,C1分子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且分子量最小。

2、补体三条途径(P357,表4-09

途径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质

IgMIgG3IgG1IgG2

IgA IgG4

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CMASP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C4b2a3b

记忆:经典美宝莲,C3转化酶中无C3;没钱了用C3,即替代途径。

3、具有调节吞噬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C3b/C4b

4C3a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第七节  细胞因子

1、白介素-16IL-12)可引起发热。

2IFN-α已被成功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

3、肿瘤坏死因子(TNE-α/β)主要生物学作用: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增强T/B增殖,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诱导血管内皮稀薄啊表达黏附分子和分泌IL-16等,促进炎症反应;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4、细胞因子的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P365):大多数细胞因子具有上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5、重组α干扰素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

第八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CD3TCR形成TCR-CD3复合体,CD4分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细胞受体之一。

2CD19分布于B细胞表面,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能加强信号转导,促进B细胞活化。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HLA可分为经典HLA和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经典HLA类基因包括BCA三个座位,仅编码I类分子异二聚体中的重链;HLA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

2HLA-B27——决定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节  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分:识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

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外来抗原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存在于体液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效应作用。

3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主要与IgG有关;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主要与IgM有关。

4T细胞免疫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表现:

(1)抗胞内寄生菌,如TB、布氏杆菌和麻风杆菌等。

(2)抗病毒,CD8+CTL细胞。

(3)抗肿瘤,CD8+CTL细胞。

(4)引起同种移植物的排斥。

(5)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

1、免疫耐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应答,它由抗原诱生,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免疫耐受性不同于免疫抑制,后者是一种抗原非特异的免疫不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2、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经皮下及肌肉较难。抗原在胚胎期最易诱导免疫耐受,在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越小越容易耐受。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

1、四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比较(P390,表4-15

(1)I型:IgE介导;常见疾病有 药敏性休克、支喘、枯草热、食物过敏症、湿疹等。

(2)Ⅱ型:IgGIgM介导;常见疾病有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3)Ⅲ型:IgG介导;常见疾病有 Arthus反应、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关。

(4)Ⅳ型:Th1CTL介导;常见疾病有 接触性皮炎、结核性损伤。

第十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隐蔽抗原主要指: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抗原。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

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混合缺陷)综合征(SCID):IL-2Rγ链参与

2、慢性肉芽肿病的发生原因是吞噬细胞缺陷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

1、肿瘤相关抗原:肝癌——AFP;胃肠癌——CEA;鼻咽癌——EB病毒;乳头状瘤——宫颈癌;HBV——乙肝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

1、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器官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受者体内预先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的IgM类抗体。

2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为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机制。

3、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抗原):本质上,供、受者间HLA型别差异是发生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4、环孢素ACsA)是目前临床最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药。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1、放射免疫:最敏感。

2、免疫应迹:Western blotting,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定性定量技术。

3、在血清学检查中,肝癌、骨肉瘤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而前列腺癌是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4、流式细胞术(FCM)是细胞分类、定量的方法,可以用于分离混合的TB细胞。

5、酶免疫斑点试验:目前常用的功能性细胞的定量检测。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

1、抗CD20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2IFN-à:人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IFN-β:延缓多发性硬化症的进展;GM-CSF:治疗各种粒细胞低下,缓解化疗后粒细胞的减少;EPO:肾性贫血的治疗;IL-11:肿瘤或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TNF-à单抗:治疗类风关;重组I型可溶性TNF受体(sTNFRI):讲清类风关的炎症损伤。


路过
2

鲜花
7

握手

雷人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